2019年度警察學院藝術教育發展報告新聞來源:江西警察學院 發布日期:2019-11-04 15:20:40 瀏覽次數:次2019年度 ,藝術教研室繼續圍繞基礎理論教研部的整體工作部署開展工作.認真做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體教育的學習活動,加強思想建設與教學實踐同步進行,將學習內容的精髓融入到審美教育工作中,認真做好日常教學科研工作。認真學習教育部《關于切實加強新時代高等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根據文件精神指示,普通高校要強化面向全體學生的普及藝術教育。完善課程教學、實踐活動、校園文化、藝術展演“四位一體”的普及藝術教育推進機制。教研室將努力規范公共藝術課程,積極開展工作,把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納入學校教學計劃,每位學生須修滿學校規定的公共藝術課程學分方能畢業。教研室努力根據公安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專業能力素質要求,結合自身優勢和跨學科特點,針對學生美育的實際需要,積極探索構建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養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和藝術經典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公共藝術課程體系。鼓勵藝術教師因地制宜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創造具有時代特征、校園特色、學生特點、教育特質的藝術實踐活動形式。 1、建強美育教師隊伍 藝術教研室要把提高美育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全面提高美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質量。要優化專業藝術教育教師結構,搭建院系、校際合作交流平臺。加強教研室與全校其他部門藝術專業教師的交流聯系與合作。為美育教師職業發展、教學科研成果評定等提供支撐。 2、深化美育教學改革 推進美育教學改革與創新。促進高校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和勞動教育相融合,與各學科專業教學、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充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 探索構建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課程教學模式,規劃建設一批高質量美育網絡課程,提升美育科學研究水平,推動教研室科研工作,提升教師科研水平。推動美育協同創新,促使美育工作與其它基礎人文課程的橫向聯系,加強教研室與學院其他美育相關工作部門的聯系,將藝術教學和藝術實踐緊密聯系起來。 3、推進文化傳承創新 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學校美育培根鑄魂的基礎,弘揚中華美育精神,要在傳統文化藝術的提煉、轉化、融合上下功夫,讓廣大青年學生在藝術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中華文化變遷,觸摸中華文化脈絡,汲取中華文化藝術的精髓。努力促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提高學生音樂、舞蹈、美術、書法的鑒賞水平。 4、增強服務社會的功能 引導教研室美育教師和學生強化服務社會意識,提升服務社會能力,支持教師參與基礎教育的美育教學改革、課程教材建設等工作。支持教師參與學院藝術團的教學指導工作,積極參與學院合唱比賽、舞蹈比賽、校園歌手大賽等工作。支持教師參與社會藝術表演,鼓勵年輕教師參加各類藝術比賽。 5、認真做好教研室基礎工作 認真做好教研室各課程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案、教學進度表的收集整理和檢查工作,督促教研室相關教師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做好網絡課程建設,加強師生課上課下的互動.改變以往教師單方授課模式,將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積極參加基礎部組織的各項聽課活動,取長補短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積極配合基礎部的各項中心工作。 6、理論實踐相結合提升科研水平 鼓勵教師教學相長,積極組織學生藝術活動,本年度開設的藝術選修課程主要有:《音樂鑒賞》、《舞蹈鑒賞》、《美術鑒賞》、《書法鑒賞》、《電影鑒賞》、《中外流行音樂賞析》等課程。積極參加各類藝術比賽和演出,強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進一步提升科研水平。藝術科研成果情況如下: 《加強藝術教育創新構建和諧校園文化》發表于2019年《青年與社會》第五期 劉芳獨撰 《民間美術在高校美術教育中的價值和作用》發表于2019年7月《藝術家》鄔雪晴獨撰 《宋代李公鱗線描人物畫的審美特點考證》發表于2019年5月《牡丹》鄔雪晴獨撰 《舒曼音樂評論的表現形式及特點探究》發表于2019年9月《牡丹》吳萌獨撰 7、不足之處 藝術活動離不開與之配套的活動場地,由于資金條件受限,藝術實訓室的硬件條件,如舞蹈房、合唱房、畫室等場地還有待進一部完善。
基礎理論教研部藝術教研室 2019年10月30日 |